特区币秘闻 | 深圳,未曾打响的“货币保卫战”
本文字数:974,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导读:到今天,多数当年参与特区货币筹备工作的人员仍不知特区货币不发行的原因。因为停止发行特区货币的通知始终没有等到。但当年深圳金融改革工作小组组长周溪舞(已故)认为,保卫战“已全无必要”。因为随着特区经济的飞速发展,港币已不驱自退,人民币逐渐在深圳货币市场恢复统治地位。只是那场高调提出后又未曾打响的货币保卫战,折射出的是深圳于全国而言的功能转型,它不再是圈起来的“自由港”而是全方位可供借鉴的“试验田”。两个月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首次对特区货币发行一事作出回应:特区货币目前以人民币为主,外币限制在指定范围流通使用,同时由人民银行负责研究,首先在深圳发行特区货币的方案。1983年1月,又一个由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等部门成立的调查组抵深。这一次是由钱俊瑞、宦乡带队。当时已是深圳市特区货币研究小组组长的周溪舞在跟调查组的汇报会上,表达了深圳市政府希望尽早发行特区货币的呼声。“发行特区货币并非单纯地解决人民币目前的劣势地位。发行特区货币的根本目的,是改变因当前汇率不合理,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困境,以利于引进外资”。而随着1990年,深圳人大、政协等机构的相继设立,也宣告了深圳“自由港”模式的终结。“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是国家赋予深圳的另一个头衔。在周溪舞看来,如果特区的历史使命只是通过实行特殊政策再造几个香港,其经验显然无法向全国推广。而随着深圳定位的改变,人民币恢复统治地位,特区货币已从有无可能变得“已无必要”。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