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屠城
本文字数:974,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导读:还没等弄明白,忽然就有几十匹马奔腾而至,扬尘四起,十分狼狈。他们的中间拥护着一个人,正是督镇史可法。原来北面已被清兵攻破,官兵想从东关出去,突围不成,就改从南关走。在那时,就算是一等一的将领,消息也是完全不通的。到这份儿上,王秀楚判定,敌兵绝对已经进城了。他是个聪明人,早就嘱咐家里人把衣服换成乡下人的模样。在以前,城乡差距特别大,穿着差异也很大,乡下人的衣服都是粗布,又破又烂。可是王秀楚的行为和外貌,依然很容易地出卖了他——书生长得又白又嫩。人们纷纷往下跑,慌乱之间,一家人各奔东西。王秀楚和他的兄弟在一起,但和其他人跑丢了,谁也联系不上谁。藏身的地点在一堆烂草间的棺材后头,王秀楚一家缩着身子躲着,身上搭着破草席。可是一抬头就露头,一伸脚就露脚,怎样空间都不够。大白天的,坟地里竟多数是活人。一家人匍匐着不吭声,但附近来了兵,有个兵一举刀,附近立即传来一片惊恐的哭声。在屠城中活下来的大多数普通人,往往是因为有人网开一面,但这样的事太少了。晚上,再度走失了的王秀楚的大哥突然回来了,说是白天被人劫去挑柴,完事后居然还给了一千文的劳务费。不仅如此,那个带头的还发了令旗把人放还,以防止他被屠城的兵杀掉。又传说有个姓王的将军,驻所在本坊间的李宅,不仅不杀人,还救人。屠城的命令下达后,不许下属杀害无辜的将领,也往往控制不住局面。自然地,他的属下也跟着大流杀人了,但被他劝止的也有不少。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